岳陽樓區“勞動仲裁+”巧解萬家憂
創新“三道加法”高效化解勞資糾紛獲全國榮譽
岳陽日報7月21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小弓 通訊員 莫流潔)“走進調解室才兩天,工資就到賬了!”近日,在岳陽樓區小龍城數字產業園勞動爭議調解室,主播鄧女士驚喜地向調解員展示手機上的到賬通知。一周前,她和5名同事因被傳媒公司拖欠4.5萬元報酬準備申請集體仲裁。依托“仲裁+工會”聯動機制,運用“要素式辦案法”,這起糾紛在48小時內便以現金全額支付方式圓滿解決。
鄧女士的經歷是岳陽樓區創新“勞動仲裁+”工作法取得成效的縮影。今年7月,該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榮獲人社部等五部門聯合授予的“2024年度工作突出調解仲裁機構”稱號。榮譽背后,是該區創新推出“三道加法”,為高效化解基層勞資糾紛、探索新就業形態維權路徑提供了“岳陽樓方案”。
“坐堂辦案+上門普法”,服務零距離。仲裁員們走出仲裁庭,深入社區、企業。在北環路社區活動室,剛結束一場庭審的仲裁員,轉身就為旁聽居民開起普法課?!靶〉暌惨婪ㄓ霉ぁ薄安宛^員工社保不能少”……現場解答接地氣。結合快遞裝卸工小方工傷獲賠等鮮活案例,既提醒勞動者提高維權意識,也督促新業態企業參保防風險。目前,該區22家基層調解組織已柔性化解爭議80余起。
“單一調解+多方聯動”,織密防護網。仲裁院攜手工會,培訓賦能基層調解力量。如今在小龍城產業園調解室,仲裁員、工會干部、企業調解員聯合“坐診”,一年來成功化解快遞欠薪、平臺扣款等糾紛百余件,更推動60余家企業建立內部調解機制?!艾F在員工投訴到內部就能消化,上交的矛盾少多了?!币晃浑娚坦菊{解員感慨道。
“裁審分離+標準統一”,終結了“翻燒餅”之痛。針對以往裁審尺度不一導致當事人反復訴訟的痛點,仲裁院與法院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對加班費計算等12類高頻爭議統一裁判標準。去年某超市20名員工追討加班費,得益于新機制,裁決后企業主動履約。通過法院在線調解平臺,成功調解指派案件90余件,重復訴訟率降至10%以下。“再不用來回‘翻燒餅’了!”職工代表點贊。
“勞動仲裁+”模式持續釋放效能。該區還率先探索“仲裁+就業”服務模式,為離職員工對接失業保險、技能培訓和崗位推薦,實現維權與就業無縫銜接。近三年,全區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成功率攀升至74.8%,涉勞資信訪量年均下降15.8%,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交出亮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