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區白楊坡小學46班 彭宸逸
岳陽樓影幢幢,洞庭湖水泱泱。身為一名岳陽人,我深感這座城市的獨特韻味,理解它的歷史,更領會其中的崇高不朽的精神風韻。
清晨,明朗的天空如同一塊巨大幕布。清新的微風,吹過大街小巷,卷起落葉。鄭老師帶著我和曾子瑞去樹德堂,在那里我們要采訪二十多位外國攝影記者。
我來到樹德堂,發現有一位外國友人正在拍攝樹德堂的古建筑,我問他:“您認為岳陽最吸引您的是什么?”問到這里,他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起來,連忙答道:“岳陽深厚的歷史文化最吸引我,岳陽的文化就像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充滿了神秘與東方韻味,比如岳陽的詩詞文化,像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那優美的文字與深刻的思想,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古代文人的智慧與情懷。”他還表示,自己回國后,一定會把岳陽的歷史人文傳播給更多的人,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我看到國際友人對岳陽有如此之高的評價,自豪感怎么都藏不住。
除了詩詞文化,岳陽還有哪些文化寶藏等待大家的發現呢?
我認為還有岳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令人陶醉。岳州筆,就是其寶藏之一。于是我們又在現場采訪了岳州筆的非遺傳承人。
我了解到岳州筆是湘筆的代表,在毛筆制作領域有著獨特的地位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一支岳州筆的制作需要12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容不得絲毫馬虎。比如制作筆頭,一組黃鼠狼尾部的毛發需要經過捉毛、石灰浸毛、毛梳成片、齊毛、切毛、整毛等工序后,才慢慢有了筆的雛形,如此繁瑣復雜的工序,岳州筆的精湛工藝令人震撼!我迫不及待地用英語向幾位外國記者介紹岳州筆,發現自己詞匯量不夠,那就用肢體語言來湊吧,也在那時我對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有了具象化的認識。外國記者豎起大拇指夸獎我,并邀請我和他合影。
采訪結束,收獲頗豐,我為這片土地深感自豪。岳陽的山水賦予我們豪情,歷史賦予我們堅韌。無論未來身在何處,這份巴陵情懷都將激勵我以赤子之心建設家鄉、報效祖國!
(指導老師 :鄭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