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5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在這一屬于教師的光榮節日里,本報聯合市教體局推出“我的教育故事·師生季”系列專題報道,展現老師和學生兩種不同視角的教育故事,描繪新時代師生之間相互成就、共同成長的動人畫面,營造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良好氛圍,讓廣大教師在講述與聆聽中感受職業榮光,度過一個有意義、有溫度的教師節。
岳陽市第十四中學2401班 周子鈺
提及“教育”,我曾固執地以為只藏在課本上的鉛字里,黑板上的公式間,直到那次老師犯下的“小錯誤”,成了我最特別也是最溫暖的“課堂筆記”。
課堂上,老師的一個小錯誤,如同一片落入平靜湖面的綠葉,蕩起一絲絲漣漪,最后歸于平靜,卻留下那片隨波逐流的綠葉。
高中的英語課,總繞不開中英互譯的細節較真。英語老師的課程有點慢悠悠,但總能抓住每一個細枝末節,甚至是延展的枝葉。粉筆劃過黑板的“沙沙”聲,混著教室里清亮的讀書聲,似春日里微風輕拂樹葉,湊成課堂最尋常的交響樂。
雨點輕敲心扉,過往便輕浮于鏡面。翻過一次“學生小課堂”的時光,這份尋常被悄然地打破。
上課鈴落,臺上的“小老師”完成分享,掌聲散去,只剩老師眉頭緊鎖,“小老師”愣于原地,小心翼翼,眼中滿是無措,臺下的我們不明就里,面面相覷。一時間教室里回歸寂靜,僅余時鐘的“滴答”,老師手指托住下巴,眼中是猜不透的神秘。徒留臺上臺下的一片沉默。
老師面上是一絲自己也未曾察覺的疑惑,張了張口,遲疑道:“do the dishes和do the dish難道不是一個意思嗎?”教室里靜了兩秒,畢竟在我們眼中,老師可是“活字典”,緊跟其后的是班上的英語學霸自信又遲疑的聲音響起:“我記得好像沒有明顯的差別?!边@一聲仿佛打開了教室暫停鍵的開關,喧嘩聲響起,字典與筆記本齊齊上陣,只為一個所以然。也有同學暗自嘀咕:不就一個復數嗎?我看老師根本就是故意考我們,但卻被更為激烈的討論聲淹沒。
教室一時不可開交,直到老師展示出正確答案,方才作罷。得到正解后,英語老師舒展了眉頭,輕快而又認真地說:“高一的學習,我們總在追求‘正解’,但比‘正解’更重要的,是承認錯誤并修正錯誤的學習態度。老師不是萬能的,也有盲區。而你們愿帶著質疑去學習,愿為一個‘復數’較真,這才是學習英語乃至所有學科都該有的模樣?!?/p>
夕陽漫入教室,黑板上被誤會的“dish”早已隨著粉筆灰成為黑板上最輕的印記。我閱過老師黑板上無數完美的答案,卻對她的“小錯”記憶深刻——原來教育不是無瑕的教科書,而是把它釀成了成長里閃著光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