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5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在這一屬于教師的光榮節日里,本報聯合市教體局推出“我的教育故事·師生季”系列專題報道,展現老師和學生兩種不同視角的教育故事,描繪新時代師生之間相互成就、共同成長的動人畫面,營造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良好氛圍,讓廣大教師在講述與聆聽中感受職業榮光,度過一個有意義、有溫度的教師節。
華容縣操軍中學 趙享
晚自習的鈴聲早已響過,操軍中學的教學樓漸漸安靜下來,只有我的辦公室還亮著燈。桌前,小婷正捧著英語課本,小聲背誦著今天的對話,她額前的碎發被汗水打濕,卻絲毫沒分心。這場景,讓我想起一年前那個流感肆虐的冬夜。
2024年12月,流感像一陣冷風席卷了校園,我也沒能幸免,發燒到39度時,渾身骨頭都在疼。晚自習時撐著講完課,回到辦公室就趴在桌上不想動彈。桌上的作業本堆得像小山,那是孩子們當天的英語過關任務——每天20個單詞、5句對話,這是我為農村孩子量身設計的“步步清”教學法。
迷迷糊糊中,門被輕輕推開。抬頭一看,課代表小婷帶著幾個同學站在門口,手里捧著他們的過關本。“老師,您不舒服嗎?”小婷的聲音怯生生的,卻帶著堅定,“您說過‘過關不能停’,我們今天的任務還沒完成呢。”
我剛想擺手讓他們回去,卻見孩子們已經自己排起了隊。第一個上來的是平時最調皮的孫浩,他把單詞本遞過來時,手指都在微微用力。我強撐著坐直,逐字檢查,聽他們讀對話、背單詞。窗外的月光灑進來,照在孩子們認真的臉上,也照在我發燙的手背上。
不知過了多久,最后一個孩子完成了過關。小婷悄悄把一包感冒藥放在我桌角,壓著一張紙條:“老師,您說學習像種莊稼,要天天澆水。您放心,我們會自己管好自己,您先養好病?!弊舟E歪歪扭扭,卻像一股暖流涌進心里。那天晚上,39名孩子全都完成了任務,沒有一個人缺席。
后來我才知道,孩子們是看到我上課時用手捂著頭,特意跟其他科任打聽才知道我發燒了。他們私下約定,要把當天的過關任務完成得漂漂亮亮,不讓生病的老師操心。
如今,辦公室的燈依然每晚為過關的孩子亮著。看著孩子們從磕磕絆絆讀不對單詞,到能流利背誦短文;從見到英語就頭疼,到主動來問“老師明天過關內容是什么”,我忽然明白:教育里最動人的,從來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而是這些藏在日常里的相互守護。
就像這盞每晚亮起的燈,我守著它,也守著孩子們成長的時光。而孩子們用他們的堅持告訴我:當你真心為他們付出時,他們也會用最樸素的方式,悄悄溫暖你的歲月。這便是教育最美的模樣——用初心換真心,用堅持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