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低端向高端躍升 由千億向萬億進發
湖南無石油資源,這是現實。
湖南石化產業全國有名,這是事實。
2024年,湖南現代石化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226.6億元。沒有原油資源的湖南,把現代石化干成千億級產業還不甘心,居然錨定萬億級產業?
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近日走進石化園區及企業,試圖探尋其從千億邁向萬億的突破之道。
在湖南,現代石化看岳陽。記者來到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簡稱“湖南石化”),這家由巴陵石化和長嶺煉化重組而成的企業,正在為湖南打造萬億級現代石化產業集群樹立標桿。雖然注冊時間不長,但來頭不小——兩家前身企業都是20世紀60年代布局的老牌石化企業,不僅是湖南的行業“老大哥”,在全國也享有盛名
龍頭昂起:全產業鏈的破局者
湖南石化展廳,從跑鞋中底到航空材料,從醫用耗材到光伏組件,琳瑯滿目的展品顛覆了人們對傳統石化的認知?!斑@里的產品,90%以上是高端新材料?!焙鲜鹉z部科研人員楊帆的解說,揭示了這家龍頭企業“從油到材”的戰略轉型。
“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石化產業積極落實重點產業倍增計劃要求,2024年起,湖南石化實現一體化運營。此前,巴陵石化、長嶺煉化兩家毗鄰而居的企業,一家側重化工、一家側重煉油,端著同樣的碗,卻吃著“分灶的飯”。整合首年,湖南石化就交出亮眼成績單:加工原油料900萬噸,營收750億元,占全省石化產業營收2226.6億元的三分之一;己內酰胺、熱塑性彈性體產能全球第一;環氧樹脂、環氧丙烷產能全國領先。
作為科研人員,楊帆見證了一體化運營后的現實意義:“過去煉油副產品是負擔,現在成了寶貝?!币约簝弱0樊a業鏈為例,煉油副產品和苯通過管道直接輸送給其他車間生產高端尼龍。這種“隔墻供應”模式,吸引了岳化新材料等多家下游企業就近建廠,形成“一個龍頭帶活一條產業鏈”的集群效應。
8月19日,湖南石化港口部陸城區碼頭五號躉,一艘滿載5160噸柴油的油駁船在有序接卸中轉。彭展 李翼駿 攝影報道(湖南圖片庫)
岳化新材料董事長張麗芬坦言,把公司從浙江遷移到云溪,最關鍵一點是實現上下游企業無縫對接。如今,企業通過管道輸送原料,僅運輸成本一項每噸就能節省四五百元。公司還計劃把紡絲、工程塑料等項目下游企業也搬到云溪,背靠湖南石化形成產業集群式發展。
現代石化是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產業發展的基石,作為湖南“4×4”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湖南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具有重要意義。在石化等重資產、長鏈條的產業中,龍頭企業更如“頭雁”,其振翅高飛,能帶動整個產業群雁飛翔,形成生態鏈式突破。
項目筑基:千億投資的“核引擎”
記者在湖南石化年產60萬噸己內酰胺項目現場看到,智能化生產線正以每秒3米的速度“吐出”潔白的聚酰胺切片?!斑@不僅是搬遷,更是再造?!表椖控撠熑私榻B,新裝置能耗降低40%,帶動下游聚仁化工等企業實現己內酯國產化,不僅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長期壟斷,也為解決“化工圍城”“化工圍江”等行業環保頑疾提供了新思路。
今年上半年,己內酰胺項目迎來全線開車生產滿一周年。項目新建17套主裝置均完成達產要求,其中己內酰胺累計產量近60萬噸,液氨、環己酮、環己烷、乙醇、雙氧水、煙酸、硫酸銨、聚酰胺切片等(中間)產品累計產量超350萬噸。
完善的產業鏈,本身就是招商引資的利器。岳陽綠色化工高新區招商合作部部長于紅星介紹:“得益于湖南石化己內酰胺‘龍頭’項目投產,吸引了一批鏈上企業落戶岳陽,如岳化新材、萬木、凱茂、昌德等,都是我省現代石化產業快速崛起的‘新生代’?!?/p>
9月5日,岳陽綠色化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湖南東映長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進行設備巡檢等作業。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童臻熙 攝
更大的變革來自總投資357億元的乙烯煉化一體化項目。這個湖南史上投資額最大的單體項目,徹底改變“兩頭在外”的產業窘境——大部分化工原材料需從外省采購,生產的化工產品大部分低價銷往外省深加工,形成高附加值產品后又高價賣給本地制造業企業,產業鏈高價值部分在省外。
“乙烯是工業的‘糧食’,有了它,湖南先進制造業就不用擔心‘無米之炊’?!痹狸柧G色化工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徐麗華坦言,該項目投產后,我省工程機械等優勢產業需要的化工新材料特別是聚烯烴等,可由過去省外采購轉為大比例本地自給。
放眼全國產業布局,由于華中地區缺乏大型乙烯煉化一體化項目,湖南石化乙烯煉化一體化項目建成后,將吸引周邊地區下游配套企業落戶湖南。
產業鏈長且關聯度高,是現代產業的顯性特征。當堅實的產業基礎和精妙的“隔墻供應”生態日益成熟時,鏈接全球市場不再是一句空話。
材料突圍:高端賽道的“卡位戰”
下游市場既充滿挑戰,也充滿機遇。特種工程塑料替代傳統金屬、建筑材料和木材,聚酯和化纖替代棉花,合成橡膠替代天然橡膠……“去油增化”,顯然是市場的呼喚。擁抱高端市場,湖南現代石化正在新材料賽道上努力鑄造新的核心競爭力。
湖南石化展廳,有一雙運動鞋格外亮眼。楊帆似乎看穿了記者們心中的疑慮:“這是我們和安踏一起研發的適合跑步訓練的運動鞋PG7,運動鞋中底就是使用我們生產的材料,其減震G值達7.8(行業頂尖水平),可降低跑步時膝蓋沖擊力18%,在-20℃低溫環境下中底硬度僅增加15%,仍保持優異回彈性能?!?/p>
幾年前,湖南石化瞄準高端運動鞋發展趨勢,與安踏集團聯手研發生產更輕、更軟、更彈、更優性價比的中底材料。經過科研團隊上千次的反復配比,他們自主研發的SEBS(氫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熱塑橡膠(彈性體新材料),在安踏高端運動鞋生產中實現規模應用。
9月5日,位于岳陽市云溪區的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童臻熙 攝
楊帆介紹,公司在國內運動鞋材橡膠領域,市場占有率達40%——相當于全國每10雙高端跑鞋中,就有4雙鞋底材料來自湖南石化。這是湖南石化“從油到材”產業跨越、 多元發展的生動縮影。
“龍頭”瞄準新賽道,相關企業奮力爭先。在岳陽綠色化工高新區,湖南東映長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洋亮出了他們的“代表作”:“我們自主研發的‘中間相瀝青制備工藝流程’,能將成分復雜的油漿精準提純為高品質中間相瀝青?!辈粌H如此,他介紹,中間相瀝青運輸至公司總部后,在紡絲環節,可被拉制成細度僅10余微米(約為頭發絲1/7)的纖維,最終產出的高性能瀝青纖維,正是制造航天導熱材料的核心原料,還廣泛應用于5G通信、光伏、第三代半導體等高技術領域。
這樣的故事正在園區不斷上演:昌德科技將環氧丙烷轉化為鋰電池溶劑,附加值提升20倍;聚仁化工的己內酯產品應用于可吸收手術縫合線。這些企業的原材料,就是湖南石化煉油過程中的副產品。產業鏈邊界的不斷延展,不僅解決了工業副產品處理難題,更重要的是滿足新材料生產的核心需求,構建起資源循環利用與產業協同發展的良性模式。
創新驅動:打造科研項目的“練兵場”
走進建設中的湖南現代石化中試基地,只見這里管廊交錯,銀光閃閃。
這一中試基地整合湖南石化、岳陽興長、長煉新材料等五家企業自建基地,變單打獨斗為共建共享、變小院高墻為互通有無、合作共贏。平臺配備43套中試裝置和生產線,178臺(套)大型分析檢測儀器,配套建設辦公樓、研發樓、信息中心、甲類廠房,以及建設管網、倉庫等公用工程,構建從研發、到中試、到產業化的全產業鏈條創新體系,打造中部地區配套最優、服務最佳、吸引力最強的化工中試基地。
在加大產業鏈招商力度的同時,更加重視研發平臺和中試平臺招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作為招商干部,于紅星深有感觸:“自從有了中試基地,石化領域的招商就像有了‘強磁場’。”
“低端擁擠、高端短缺”,是石化行業普遍存在的困境。盡管我省現代石化產業在中部地區頗有競爭力,但放眼全國,無論是產能規模還是產品結構,抑或產業的帶動效應都有待提高,除湖南石化一騎絕塵,整體缺乏一批頭部企業。
在這場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的產業競速中,如何跳出低端領域的內卷,在保有現有優勢的前提下實現高質量發展?省社科院(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專家肖琳子認為,依靠科研和人才是產業競速的核心,以中試基地、院士工作站為代表的科研平臺就是科研項目的“練兵場”,形成科研、人才、項目、產業等諸多環節完整的生態閉環,將為產業發展插上騰飛翅膀。
提升承載能力 加快延鏈強鏈
省現代石化產業工作專班副召集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歐陽曉風
現代石化產業具有產業規模大、上下游帶動性強、技術進步活躍等特點,是湖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有力支撐。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湖南圍繞“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的總體思路,積極落實重點產業倍增計劃要求,全力以赴推動現代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問題導向,完善產業政策體系。省工信廳聯合14部門印發實施《關于支持全省現代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從規范項目審批流程、強化項目要素保障、加強化工園區管理、培育壯大經營主體、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等5個方面明確16條措施,針對性解決制約行業倍增發展的化工項目落地難等重點難點問題。
優化園區布局,拓展產業承載空間。出臺《湖南省嚴格化工園區建設標準和認定管理辦法》,形成了化工園區認定管理的全面、統一、系統的政策體系。《管理辦法》出臺以來,啟動了2個化工園區的新設立和5個化工園區的擴片工作,完成3家企業化工重點監控點認定工作,有力保障了衡陽綠色鹽堿產業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建設。
深化對接服務,提升產業配套能力。探索建立現代石化產業岳陽、衡陽協同發展機制;鏈長專題研究、高位協調湖南石化與湖南鹽業集團綠色鹽堿項目落地、湖南石化和時代新材樹脂產品合作等事宜,推動央企與央企、央企與地方國企強強聯合。
加強系統治理,筑牢綠色安全底線。強化源頭管控,嚴格新上項目審批管理和行政許可管理。突出示范引領,培育一批綠色工廠,推廣一批綠色低碳適用技術。聚焦薄弱環節,全面完成沿江化工企業搬遷改造任務,支持企業充分利用大規模設備更新、技術改造等政策機遇,加快淘汰老舊落后設備,實施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
來源: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