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日報9月26日訊(通訊員 張文韜)9月25日上午,平江縣首個溫室氣體減排量委托開發協議簽約儀式在大洲鄉順利舉行,預計實現年碳匯交易價值12萬元。由此,點“綠”成“金”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在該縣正式開啟。
林業碳匯作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路徑,通過市場機制將林木固碳能力轉化為可交易、可融資的碳減排量產品,有效拓寬了“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通道。
據了解,此次簽約共涉及大洲鄉6個村,流轉69412畝林地的溫室氣體轉排量,預計可進項目的森林資源3011.84畝,預計年碳匯量1204.736噸,按當前碳交易市場價格估算,每年可實現生態價值約12萬元。這既是大洲鄉林業碳匯資源進入市場化開發階段的重要開端,又為全縣生態資源向經濟價值轉化提供了實踐樣本。
近年來,平江作為岳陽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縣,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關于推動綠色低碳轉型部署,認真貫徹落實《岳陽市碳資源生態價值轉換工作實施方案》與《2025年岳陽市造林碳匯開發實施方案》精神,將林業碳匯開發列為當前重點工作全力推進。連日來,平江各鄉鎮正加快推進林業碳匯開發工作進程,已完成林業碳匯業務培訓、工作推進及動員部署。國慶節后,各鄉鎮將陸續簽署溫室氣體減排量委托開發協議,逐步構建起縣域范圍內系統化、規范化的林業碳匯開發和交易體系。
今后,平江縣將持續深化林業碳匯項目開發,推動形成“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長效機制,為岳陽市乃至湖南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打造“平江樣板”。